2010年4月14日星期三

联合早报:中国指挥家:要发展都市民乐

中国著名指挥家王甫建生于上海,小时候梦想贡献社会,因此立志做一名科学家,但一九七七年文革下乡期间,他好不容易遇到一个高考机 会,在“误打误撞”的情况下考上了北京中央音乐学院。

他原是作曲系学生,后来转到指挥系,师从中国指挥泰斗黄飞立。黄飞立毕业于美国 耶鲁大学,是德国著名音乐家、作曲家兴德米特(Paul Hindemith)的入室弟子,因此严格说来,王甫建师承兴德米特,接受的是纯粹的西洋古典音乐教育,但过去20多年来,王甫建却以发展中国民族音乐事 业为己任,并以独到的学术见解,致力于民族音乐的探索和出新。

多年来由王甫建指挥训练的中央音乐学院中国青年民族管弦乐团,已成为中国最年 轻、最富朝气和专业水准的民族乐团;2005年9月,他出任上海民族乐团团长兼音乐总监,以极大的魄力和实干精神推行了一系列改革工作,在短短4年内,便 带领这支有着悠久历史的乐团步入新的辉煌,叫人刮目相看。
从西洋管弦乐转到中国民族乐,王甫建说,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。“从中央音乐学院 毕业后,我留校任教,期间开始接触民族音乐。在当时,民乐对我来说就像一张白纸,有很多发展的可能和空间,而西洋管弦乐毕竟是西方的文化,不管我再怎么努 力,也无法超越前面那么多的大师和伟人。中国一流的交响乐团在世界是三流的,但论民族音乐,中国一流就等于是世界一流。”

■ 民乐要能代表民族的时代精神
这么多年来,王甫建一直在努力开创一个民族音乐发展的新方向。他进行各类型的音 乐创作,运用现代作品的影响,使民族乐队的演奏能力取得很大飞跃,在乐队训练、乐器演奏和音乐表现方面也有很大的提高。
他说:“民乐发展已来到一个新时代,它有自己的一套思维和表达方式,也必须要能 代表这个民族的时代精神。我们不能用西方标准来衡量它,民乐也永远不可能模仿西洋管弦乐。我们只能借鉴西方音乐发展的规律、理念和经验,重新组建新时代的 民族音乐。”
王甫建认为,东方文化容纳百川、大而化之的能力非常强,要做到这点绝非不可能, 但遗憾的是很多有才华的人只在意个人的发展空间,而没有把自己的努力用来支持民族音乐事业的发展。王甫建也认为,民乐停留在“民间音乐层面”的时间太长, 这使得音乐的表现流于粗浅,既满足于简单的技巧展示,也存在很强的门户之见,这都阻碍了民乐向前发展。
王甫建因此主张发展“都市民乐”。他说:“我们不可能再回到农耕时代,‘假冒’ 以前的声音是没有价值的,只有努力开拓民族音乐创作的新领域,民乐才可以在新时代有所发展。”

■ 要求演奏员内心要歌唱
受邀担任新加坡华乐团客卿指挥,王甫建将在乐团来临音乐会“华音集锦”指挥两场 丰富的现代华乐作品,除了他亲自作曲的《彩云之舞》,还有唐建平的《龙跃东方》和《天人》;徐景新、陈大伟的《飞天》等。此外,新加坡华乐团胡琴演奏家林 傅强和扬琴首席瞿建青也将在音乐会上独奏《二胡随想曲》和《春夜喜雨》。
多次与新加坡华乐团合作演出,王甫建对乐团评价很高,他说:“这是一支训练有素 的职业乐团,职业化到我要求他们‘别太职业’。过于职业就显得规范,每个人都训练得像帕瓦洛蒂那就没意思了。其实音乐最重要是要有歌唱性,所以我要求演奏 员内心要歌唱,如此才能唱到观众的心里去。”

作者:胡文雁
原载:2010年3月25日联合早报

没有评论:

发表评论